[盐城市]红十字防溺水救护培训 筑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发表时间:2025年08月12日来源:亭湖区新洋街道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为切实提升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和应急自救互救能力,8月上旬,盐城市亭湖区红十字会组织应急救护培训师在新洋街道城北社区、新洋社区相继开展防溺水救护培训,通过“理论讲解 + 实操演练”的形式,为居民和孩子们送上实用的安全“必修课”。
城北社区:学防溺知识,强自救技能
8月5日下午,城北社区活动室里座无虚席,“学防溺知识,强自救技能” 主题活动在此火热开展。亭湖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吴向华以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溺水事故的高发场景、成因及危害,让在场的家长和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溺水风险的严重性。活动中,吴向华重点强调防溺水“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不擅自结伴游泳、不在无监护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水域、不到陌生水域、不盲目徒手施救,为大家划出安全“红线”。
理论讲解后,实操演练环节备受关注。吴向华现场演示落水后的自救技巧,指导大家如何保持冷静、利用身边的矿泉水瓶、绳子等物品制作简易漂浮装置延长救援时间。针对他人溺水的情况,她详细示范岸上救援的正确方法,强调优先借助竹竿、绳索、塑料瓶捆扎的漂浮物等工具施救,避免直接下水造成二次危险。现场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互动演练,吴向华对每个动作要领都进行细致讲解与纠正,确保大家真正掌握技能。
新洋社区:暑期防溺水大讲堂,守护童心安全
8月8日上午,新洋社区“暑期防溺水大讲堂”专为暑期班孩子们开讲。应急救护培训师吴向华用孩子们易于理解的语言,细致讲解防溺水基本常识:明确河流、池塘、无防护设施的泳池等溺水高发区特点,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别他人溺水的“无声求救”信号,掌握发现危险时的正确呼救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树立安全意识。
实践环节中,吴向华现场示范如何利用塑料水瓶制作抛绳救人工具,红十字志愿者和网格员则手把手指导小朋友们动手操作。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制作,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借助工具救援的实用技能,更深刻体会到“安全无小事”的意义。一位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太及时了,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亲手练了技能,我们家长也更放心了。”
此次红十字防溺水救护培训活动,精准聚焦暑期安全需求,既普及了防溺水知识,又强化了实操技能,有效提升了居民和青少年的安全素养和自救互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