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小医师的大情怀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09日来源:南京市红十字会
2022年6月2日,来自南京市某医学检验所的小丰在医院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光荣地成为江北新区第7位、南京市第12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当奉献成为一种习惯
1995年出生的小丰,是一位阳光帅气、开朗健谈、充满爱心的小伙子。多年来,小丰一直在志愿服务这条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一次献血是2014年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是学校组织的,我第一次就献了300毫升,过了几天收到短信通知血液用于临床救治病人,首次成功献血成为他难忘而愉快的记忆,那是第一次感觉到帮助别人可以那么坦然和快乐。”正是这种快乐让小丰一直坚持下去,每年不间断参加无偿献血,已经成为一种助人为乐的习惯。截至2021年年底,小丰累计献血1800毫升。
2019年8月,在一次单位组织无偿献血时,经江北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红十字志愿者的宣传讲解,小丰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方法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意义。因为他大学所学为检验专业,他了解造血干细胞非血缘关系配型成功机率非常小,仅为10万分之一,但对血液病患者来说却是他们重生的唯一希望。想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这样高尚的举动,小丰当场填写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表,并进行了留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我是那幸运的十万分之一
2022年3月一天,小丰正在忙碌地工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实验室的宁静。电话那头是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当时我很吃惊,和工作人员确定了几次是不是配型成功了?当工作人员再三跟我确认了初筛结果,我当时就毫不迟疑地答应了,那一刻很庆幸自己真成为了那幸运的十万分之一,这可比中大奖难多了。”说到这儿,小丰难掩内心的激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独特而又相近的个体。但十万人之中,或许有一人与你拥有如此相似的“点点滴滴”,俩人的生命拥有相通的“密码”,甚至在某一时刻,彼此的生命会紧紧相连……
救死扶伤,我感到特别幸福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因为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原理和过程,因此捐献这件事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是作为一名学习检验的专业的医务人员,小丰比普通人更加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无损健康挽救生命的安全且有意义的事。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捐献前期他一直瞒着父母,直到高分辨配型成功后才和父母讲起了这件事。一开始,因为小丰还没有结婚,父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是否对儿子的健康有影响产生了担忧。小丰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医学知识向父母科普,并且陪着父母观看了相关的宣传片及新闻报道。再三确认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任何损害之后,家人的顾虑渐渐消除。小丰的女友也是明基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从打动员剂到采集捐献,女友始终陪伴照顾在他身边。“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更能体会到患者的痛苦与期待,更加能够体会到生命的平凡与伟大,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能为别人带去重生的希望,我感到特别幸福,我支持小丰的决定。”小丰激动又满足地说着。
捐献当天,小丰所在单位的领导也专程来到现场为小丰加油鼓励,他们带来了美丽的鲜花和公司同事们的美好祝福。他们主动调整了小丰的工作安排,确保他捐献后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并表示下次再次组织员工开展无偿献血的时候,请小丰分享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心路历程,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入库。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为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小丰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生命,更是挽救了一个家庭。他的大爱善举是医者仁心的最好诠释,也是伟大的“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的传递与延续。我们相信,一颗善良的种子,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开出绚烂的生命之花!